Baidu
map
当前位置: 首页 / 依法治疆 / 地方法治

2024

09/22

14:09

来源:

新疆法治报

【字体:

浏览量:

新疆巴楚县:小院宣讲打造乡村治理新“院”景


婚姻家庭的禁止性规定有哪些?”“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等‌。”“什么样的情况下婚姻是无效的?”“重婚的,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未到法定婚龄的。”91217时,一场法律知识竞赛在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三岔口镇拜什吐普村努尔买买提·吾守尔家院中火热进行。该村法律顾问、巴楚县司法局工作人员赛买提·吐尔洪围绕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内容设置问题,村民答对有奖,现场气氛十分活跃。这已是“普法小院”举行的第43场普法宣传活动。


    912日,巴楚县司法局工作人员赛买提·吐尔洪(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村民讲解民法典知识。

    三岔口镇党委书记田兵兵介绍,今年2月,三岔口镇组织人员深入拜什吐普村的二十余户村民家中走访调研,发现存在问题的家庭占比不小。调研结果显示,家风不正、家教不严、群众法律意识淡薄是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一个家庭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田兵兵说,三岔口镇党委“对症下药”,在村里选了两户具有代表性的村民,打造了“家风小院”和“普法小院”,通过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方式,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

    拜什吐普村村民木合特尔·沙迪克和热孜完古丽·奥布力夫妻恩爱、孝敬老人、育儿有方,一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好。

    木合特尔的父亲在他们婚后不久就因病卧床,无法自理,而他的母亲早逝,自己又时常外出工作。本来有稳定工作的热孜完古丽辞去工作,承担起照顾公公的责任。

    她每天起早贪黑忙碌着,一边打理数十亩田地,一边照顾公公和孩子。送走公公后,夫妻俩又把90多岁的岳父接到家中照顾,与此同时还义务照顾着村里的另一名孤寡老人。

    虽然辛苦,但夫妻俩相互理解,日子过得平淡而幸福。三个孩子也学着大人的模样,尊敬长辈,热爱劳动,学习成绩也很好。正可谓,家风正,家业兴。

良好家风不仅是家庭和谐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推力。三岔口镇党委将木合特尔一家树为典型,在他家打造“家风小院”,时常组织村民参观和学习,以家风带动民风。

    在良好家风的浸润下,如今,当地村民愈加注重家庭、家教和家风,数月来婚姻家庭类纠纷日益减少。

村民法律意识淡薄怎么办?抓宣传、强教育。

    三岔口镇把“普法小院”设在了村民努尔买买提家。努尔买买提和妻子也是一对模范夫妻,得知镇上要打造“普法小院”,主动腾出了自家院落。身边事最能教育身边人。

阿某工作不稳定,酒后还对妻子努某动手,努某旧伤添新伤,为了两个孩子一直忍让。去年年底,夫妻俩再次因琐事闹矛盾,阿某又动手了,努某一气之下回了娘家,几个月都没回来。

    今年2月,网格员艾力牙尔·达吾提在走访中得知此事后,立即联系村第一书记和警务室民警赶往阿某家。

    此时的阿某还不以为然,说这就是他们夫妻二人的相处之道。

    “你殴打妻子不仅是道德问题,更是违法行为,严重的还要承担法律责任。”警务室民警努日买买提·阿布都日西提当场批评阿某。

    事后,艾力牙尔又前往努某娘家与她谈话。言语中听得出,努某并不想跟阿某分开,只是想让阿某先低头。

    之后,村委会干部多次给夫妻俩制造机会沟通感情,耐心劝导后,阿某承认问题出在自己身上,他带着礼品去岳父家道歉,接回了妻子。之后,村委会干部多次回访,两人已经和好,还找到了工作,两人劲往一处使,努力经营着小家。

    布置小院时,经阿某夫妻二人同意,两人的调解案例“上墙”,让邻里都以此为戒。

    一方农家小院,几张板凳马扎就搭起了一个“普法阵地”。每周二和周四农闲时,村民们在院中相聚,由司法所干部、法律顾问或“法律明白人”等前来传播法律知识,内容与村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宣讲有条款有案例,村民都能听得懂、会运用。

    在当天的普法活动中,记者发现,几名年轻村民十分活跃。

    村民艾孜提艾力·买买提在当地一家棉业公司上班,轮休时碰到小院开讲,他就来听课。艾孜提艾力说,他在小院中学到了婚姻家庭、劳动关系、民间借贷等多方面的法律知识,不仅能避免了很多法律风险,还经常给家人朋友提建议,让大家少走弯路。

    如今,当地村民学法氛围日渐浓厚,民风持续向善向好,基层治理效能不断提升。

    面对村里的变化,田兵兵感叹道:“是法治让村民时时不忘守规矩,是德治让大家树起了乡村文明新风尚。”

责任编辑:

【打印本文】【关闭】

点赞

收藏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