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半岛电子体育竞技平台官网 / 新闻发布

2024

11/29

12:01

来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字体:

访问量:

标签

“新疆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建设”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

原标题:新疆举行“新疆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建设”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围绕“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作介绍

11月2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疆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建设”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围绕“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作介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副厅长赵曦峰,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程多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级巡视员段向红出席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发布会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陈雪亮主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陈雪亮: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

欢迎大家参加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本场发布会的主题是: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本场发布会是新疆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建设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二场。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有: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副厅长赵曦峰先生,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程多福先生,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级巡视员段向红女士。

近日,新疆科技创新大会在乌鲁木齐召开,唱响了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激昂乐章。近年来,通过科技赋能,自治区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不断焕新和智造升级,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开启了向“新”之旅,具有新疆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逐步构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疆,焕发出高质量发展生机和持续创新活力。

首先,请赵曦峰先生介绍有关情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副厅长赵曦峰:

各位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自治区工信厅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新疆新型工业化事业发展的新闻媒体及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支柱、新赛道。今年以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高质量建设新疆特色优势产业集群的决策部署,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实,着力打造以新质生产力为驱动的高质高效增长引擎,加快构建体现新疆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包括能源装备、硅光伏、硅化工、氢能、碳基新材料、电子材料、生物医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网络和数据安全9条产业链。1-10月,我区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5%,高于工业增加值增速9.8个百分点,新材料、能源装备等产业快速增长,新能源装机规模进一步提升。下面,我简要介绍自治区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新进展新成效。

我们瞄准“强链提质”深化培育,增强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全力做好产业运行分析监测,加强调研指导和协调服务,会同各地各部门积极解决企业困难诉求,保障企业稳产增产。1-10月,硅光伏产业链主要产品产量快速增长,工业硅、多晶硅、单晶硅产量分别为213万吨、41.4万吨、3.1万吨,分别同比增长40%、21.2%、27%,光伏组件产量达到2.3吉瓦,实现零的突破。能源装备产业链市场需求旺盛,电气机械制造业实现增加值增长37.6%,风力发电机组、变压器等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0.2%、15.4%。电子材料产业链实现产值约109亿元,电子铝箔产量约2.7万吨,电极箔产量约9900万平方米,居全国前列。氢能产业链已建成项目6个,总投资19亿元,氢能应用场景已覆盖化工、交通等领域。生物医药产业链工业增加值略有增长,1-9月实现营业收入105.72亿元,同比增长20.1%。

我们紧盯“项目建设”精准发力,筑牢新兴产业发展根基。坚持“项目为王”的工作理念,聚焦千百亿项目建设,健全完善项目帮促和月调度工作机制,横向联动、上下贯通,推动千亿级硅基产业和百亿级新材料产业项目加快建设、投产达效。发挥自治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引导作用,支持重点项目建设。1-10月,全区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0.1%,高于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3.5个百分点,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30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88.2亿元。单晶硅棒等一批硅光伏项目建成投产,一批大功率智能风电装备制造项目和生物医药项目预计年内可实现投产,碳酸锂、高端显示材料等一批填补疆内空白的项目顺利推进建设,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高效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我们聚焦“创新驱动”加强布局,切实推动产业创新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组建成立新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联盟,对照自治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链缺失环节,加强自治区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研究院、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持续推进实施“揭榜挂帅”项目和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新产品新技术产业化,将先进技术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能源装备领域一批新产品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建成国内最大的钛及钛合金研发和生产基地;超纯铝材料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物联网终端数据加解密及传输安全技术取得了突破,成果已在哈密、和田、克州、奎屯等地应用落地。

我们围绕“数智赋能”加速迭代,助推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组建成立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新疆分盟,开展“2024年智能制造进园区·新疆站和专家行活动”。推动昌吉州成功入选第二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会同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成功举办“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技术国际交流研讨会”,共创上海合作组织国家数字经济合作新局面。结合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引导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1-10月,全区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6%,数字化改造步伐提档加速。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深化工作机制和政策措施改革创新,推动各项目标任务按步骤、分阶段落实落细,加快建设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助力构建具有新疆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同时,也希望社会各界继续关心和支持自治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谢谢!

新华社记者:

赵曦峰书记您好,我是新华社记者。刚才您提到推动产业创新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请问接下来自治区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方面将采取哪些举措?谢谢。

赵曦峰:

谢谢您的提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强调:“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我们做好产业创新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大力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夯实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根基。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我们将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鼓励企业牵头申报国家、自治区的重大科研项目、“揭榜挂帅”项目等,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产品和装备,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鼓励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快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研发和产业化推广。加大对填补自治区空白的“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产品”支持力度,激励企业加快市场化应用和产业化进程。

在创新体系建设方面,我们将会同自治区科技厅,稳步推进工业领域自治区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推动提升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的覆盖率,逐步实现链主及骨干企业技术中心全覆盖。加强对科研创新平台的鼓励引导和奖励支持,推动优秀创新平台持续产出优质科研成果。推动中试平台建设,优化中试发展生态,促进中试与创新链、产业链协同发展。

在产学研协同创新方面,我们将推进985重点高校与自治区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提升区域间产学研合作水平。引导大中小企业以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发展为基础建立创新联合体,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鼓励科技型骨干企业等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和产教融合共同体,深化产业和教育融合、科技和教育融合。试点设立自治区企业创新咨询委员会,从工业企业需求和产业实践中凝练应用研究任务。

在构建研发创新生态方面,我们将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企业布局建设一批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需要的检验检测、质量控制、可靠性评价等技术基础保障服务机构,提升产业技术基础能力。推进工业领域标准体系建设,实施特色优势产业企业标准领跑提升行动。提升工业企业知识产权创造保护与运用能力,推动知识产权与产业技术创新深度融合。会同各有关部门完善鼓励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激发企业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中宏网记者:

段向红二级巡视员您好,我是中宏网记者。请问1-10月我区风电、光伏发展成效如何,下一步计划采取什么措施继续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级巡视员段向红:

谢谢您的提问。今年以来,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把促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站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的高度,着眼服务全国绿色低碳发展大局,紧紧抓住能源资源这个最大的优势,积极完善新能源发展政策,将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备案权限由省级下放至地州级。出台新能源产业发展支持政策,鼓励氢能、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硅基新材料、算力、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产业与新能源耦合发展。布局建设1103万千瓦新型储能,西北首座百万千瓦级阜康抽水蓄能电站全面建成投产运行,加快建设哈密、布尔津、和静、若羌等抽水蓄能项目。截至10月底,新疆电网调度口径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8194万千瓦(其中风电3927万千瓦,光伏4267万千瓦),占电源装机总规模的51%,其中2024年1-10月新增新能源装机规模2035万千瓦,同比增长28.9%,实现了跨越式增长。1-9月,新能源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6%,拉动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5个百分点,为推动我区经济增长提供了坚实支撑。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新疆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建设,研究出台《加快新能源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加快新能源高效开发利用体系构建,深化新能源项目审批机制改革,强化新能源项目调度监管,持续发挥新能源对固定资产投资拉动作用,助力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谢谢!

中新社记者:

程多福副厅长您好,中新社记者提问。数字化转型是提升产业发展效能的重要途径。您能否介绍一下自治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推进情况?谢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程多福:

感谢您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关注。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今年以来,工信厅加快推进“智改数转网联”进程,赋能新兴产业强基增效,传统产业焕新升级。一是加强政策引导。印发实施《自治区工信厅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2024-2026年)》,进一步推动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赋能自治区中小企业发展。同时,结合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印发《自治区工业领域设备更新行动方案》,从推广应用智能制造装备、加快智能工厂建设、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三个方面提出了设备更新领域数字化转型的重点工作。二是抓好示范引领。组织开展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典型案例、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和智能工厂遴选等工作,充分发挥领军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产业上下游企业、特别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梯次升级。三是优化服务保障生态。组建成立“中国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新疆分盟”,组织开展“2024年智能制造进园区·新疆站和专家行活动”,为我区医药、装备制造、有色金属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煤炭煤化工、石油化工等传统产业的24家企业提供了智能制造政策解读、诊断评估、技术交流、供需对接等服务,有效打通了数字化领域自治区和国家的资源人才共享通道。

今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为系统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明确了工作目标和实施路径。下一步,我们将按照《行动方案》的安排部署,在点上、线上、面上协同发力,聚焦重点企业、重点产业链、重点园区,抓好各项重点任务的贯彻落实,引导更多企业插上“数字翅膀”,构筑未来发展新优势,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高质量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有力支撑。谢谢!

新疆广播电视台记者:

程多福副厅长您好,我是新疆广播电视台记者。中小企业是推动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请问自治区在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谢谢。

程多福:

谢谢您的提问。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超过80%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过50%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及相关服务业。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帮助企业降本提质增效。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5家,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99家,评价自治区创新型中小企业1764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成效显著。一是强化优质企业培育。持续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倍增培育行动,2024年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621户、推荐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3户。发挥资金引领作用,对2023年新认定21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2家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予以5759.5万元资金支持,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专业化能力和水平。二是加大融资协调力度。搭建政金企对接平台,推动15家金融机构为15家中小企业授信金额4.7亿元。开展“十行千亿万企”中小企业融资促进行动、“春风送暖金融服务地州行”和“一月一链”投融资路演活动等一系列专项活动,聚焦重点产业链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实地对接、宣讲政策、加强培训,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三是提升公共服务质效。统筹推进政策惠企、服务助企、创新强企,发挥中小企业市场化服务机构作用,组织开展中小企业“一起益企”专项行动,举办自治区中小企业2024年银河培训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申报辅导培训,汇聚和带动优质服务资源为中小企业送政策、送管理、送技术。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支持力度,进一步壮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规模,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擦亮“专精特新”金字招牌,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产业协作、强基固本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谢谢!

新疆日报记者:

程多福副厅长您好,我是新疆日报记者。针对我区产业创新人才不足的短板,请问自治区工信厅在加强人才培养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谢谢。

程多福:

谢谢您的提问。人才是产业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特别是以技术、资金、人才密集为主要特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更需要夯实人才基础。在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的牵头下,自治区工信厅会同发改、教育、科技等部门共同推动产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助力产业迭代升级。一是认真推进“2+5”重点人才计划。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2023年通过天山英才、天池英才2个项目支持培养本地人才256名、引进高层次人才77名,支持组建产业技术创新团队20个、奖补科研创新平台42个、“揭榜挂帅”项目15个,柔性引进“小组团”援疆团队11个。2024年,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认定第二批“天山英才”培养计划优秀工程师项目25名、第二批“小组团”援疆团队项目1个、柔性援疆专家人才项目1名、新疆骨干人才研修项目1名。二是深化产学研协同育人。积极推进自治区人民政府与上海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国内985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加强双方全方位合作,促进高校科技成果在我区落地和产业化。整合行业资源推动产教深度合作,牵头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4个,认定一批自治区现代产业学院。三是推进产业创新研究院建设。累计认定二批共19家产业创新研究院,其中首批14家产业创新研究院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延伸产业链等方面已开展项目约120项、申请知识产权129件、授权专利90件、完成或参与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9项、授权软件著作权26件,在硅基新材料、铝基新材料、风机关键零部件、特色医药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同时,引进院士10名,引进或培养博士、高级职称等高层次人才超百余名,夯实产业创新人才基础。

下一步,工信厅将进一步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稳定支持一批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强优秀工程师等产业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筑牢人才支撑。谢谢!

陈雪亮:

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媒体朋友。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

相关链接>>

作者:

【打印本文】【关闭】

点赞

收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