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市祥和里老旧小区房屋普遍建于上世纪90年代,基础设施老旧、公共配套缺失、线路管网杂乱、私搭乱建严重、管理治理不到位,加之紧临小南街、第二小学,临街餐饮店较多,人流量大、机非不分、道路拥堵,群众生活不便,人居环境脏乱差,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由于房屋年久失修,没有外墙保温,夏季漏雨,冬季漏风,极寒天气时居民晚上和衣而睡,要求改造的意愿十分强烈,改造提升势在必行。该片区内如何提高小区的宜居性,让居民生活得更好,成为阿克苏地委行署、市委市政府关心的大事。2020年,阿克苏地区紧抓国家支持老旧小区改造的有利政策将该区域作为全地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先行启动区,全面开展改造工作。
(一)集中连片、系统规划。改造项目总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涉及28栋居民楼、1628户、4731人。小区改造前有10个小区各自分散为块,是历经三十年风雨侵蚀的老旧小区。小区内60岁以上老人30%,汉族居民2898人、维吾尔族居民1833人,民汉比率4/6,是一个典型的老小区、老年人、老国企退休工人聚集地,也是各民族嵌入式居住地。改造中坚持“位置相邻、集散为整、邻里相通、文化相连、生活相关”的原则,将外围街区整治、相近相连老旧小区围墙打通,统一规划,打破空间分割,拓展公共空间,整合公共资源共享,推进零星改造到组团式、连片改造顺利开展。坚持因地制宜,反复勘查现场,充分论证改造方案,围绕“改造一片、提升一片”的目标,聚焦“8+12”(水电路气暖网梯安)、“食住行购、教文卫体、老幼厕园”等基本要素,以“三拆”“五改”“四增加”(即:拆相邻小区围墙、拆违章建筑物、拆太空灶;改管网、改立面、改防水、改道路、改绿化;增配套、增车位、增场地、增服务)为重点,从楼院到道路、从地下到地上、从楼内到楼外,“面子”“里子”同步推进,有针对地解决停车难、污水堵、设施差、冬天冷、蜘蛛网等问题,消灭泥巴路,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从根本上解决该片区脏乱差状况,改善人居环境和城市面貌。
(二)以人为本,共建共治。充分贯彻“以人为本,需求导向、共同缔造”理念,广泛组织发动群众,促进信息共享、共同协商、全程参与。通过成立一个改造工作指挥部、打造一支楼栋长和老党员(群众)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写好一封致群众的老旧小区改造信、落实一份政策宣传单和改造菜单、召开一场民情分析会和党群议事会、展示一张规划方案及设计效果图、开展一次老物件征集活动、搭建一个议事微信平台群,落实“八个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调动各方参与老旧小区改造的积极性,形成“市级统筹、街道主责、业主参与”的工作格局。建立联动机制,充分发挥街道、社区、物业、业主、管线单位等多方力量,按照“群众点单、分片包楼包户、红黑榜上墙”的模式,压实责任,强力推进。通过两轮入户调查、两轮征求意见,465户老党员、退休职工和有威望的老人率先签订了老旧小区改造协议,形成良好的带动效应;7天完成了1628户居民的改造协议签订,改造同意率和对改造方案的认同率超过95%;10天时间完成了187个违建太空灶的拆除,群众自行出资72万元更换护钢窗360户;拆除10个相邻独栋老旧小区的围墙9100米,拆除违建车库和彩钢房70处、4670.93平方米,清除堆乱杂物和各类小广告780处,清理整治绿地1800平方米,工作进展超过预期。物色热心居民成立督导团、设立议事员,全程参与改造监督,对发现的问题,随时商议,随时解决,实现群众参与的“最大公约数”。
(三)精准施策,综合改造。牢牢把握“改”这个重点,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技术导则》,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一项一项梳理,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分析,通过交通流畅、设施提升、文脉创新、绿脉延伸、完善配套、管线入地、美化家园、物业整合等八项计划,做好以安防、消防、道路、照明、水电气暖、建筑物修缮、管线入地等14项基础类改造,解决基础设施老化问题;做好以加装电梯、外墙保温、增设停车场、物业用房、无障碍设施等13项完善类改造,提升小区整体环境;做好以整合分散院落、道路透水化改造、增设慢行系统、快递设施、设置垃圾分类设施、公共厕所、卫生防疫、助餐、智慧物业等20项提升类改造,提升社区公共服务水平,打造完整小区和体现文化底蕴、各民族嵌入式居住的“六有”(即:有完善设施,有整洁环境,有配套服务,有长效管理,有特色文化,有和谐关系)、“五好”(即:安全保障好、绿化环境好、停车秩序好、物业服务好、特色文化好)、“可阅读、可体验、可欣赏”的品质小区。通过“刮胡子、洗脸、疏通脉”,今天的祥和里,不仅“颜值”大为提升,价值也同步提高,机动车停车位由原来的288个增加至787个;非机动车位由原来的360个增加至696个;绿地率由原来的11.4%增加至25%;儿童活动场地由原来的117平方米增加至625平方米;老年活动中心由原来的20平方米彩钢房变成100平方米的空调房;居民活动场地由原来的270平方米增加至1650平方米;同时,在小区开设了“六点半课堂”,增设了为有需要老人配餐服务,设法解决“一老一小”等托幼、养老民生问题。居民的生活更加便捷,小区的房价由原来的一套房卖不到30万元到现在35万元都不愿卖;群众自豪地称“过去老房产卖不出去是‘包袱’,现在环境好,房价涨了是‘抢手货’”;一套100平方米的旧房年租金在原来8000元的基础上上涨了4000元。走进改造后的祥和里,春风扑面,美景怡人,小区灯亮了、房暖了、路平了、树绿了,人流、车流回归有序,人居环境全面提质,各族群众在一个个民族团结小广场上交流、交往、交融,彻底告别了过去的足不出户,不愿出门,互不往来和暗淡环境,居民出门见绿地,休闲有游园,在家门口就可阅读电子书籍,老年人可以享用配餐服务。
(四)大胆探索,多方筹资。坚持政府、居民、专营单位、市场多方共同出资的原则,以财政投资为杠杆,撬动专营单位出资、社会资本参与、居民出资。整个片区改造总投资4800万元,其中政府通过亚行贷款筹资1200万元,通过申报专项债券筹资1000万元,申请中央预算内资金1000万元,财政配套900万元,社会筹资700万元。通过将原10个小区的7家物业整合为1家物业竞标承揽祥和里的市场竞争机制,获得物业公司400万元的智慧物业建设赞助;通过相邻开发商与改后小区通道共享获得125万元居民之家建设赞助;移动、联通、电信等专营管线单位通过自行出资组织实施专营管线参与项目;通过招商引资铁塔公司出资20万元,在小区内设置2处自助洗车、6处非机动充电桩、3处直饮水站;快递公司出资3万元设置快递柜2处;电梯商赞助电梯加装费20万元;通过提供场地,免费引进助餐1家;通过发动群众筹资筹劳,筹资117万元加装电梯3台、购买健身器材25套、坐凳35个、地埋式垃圾分类站3处;引进融媒体中心设置价值20万元的电子看报、户外电视2台,通过探索和尝试改造资金政府与居民、社会力量合理共担机制,破解改造引入社会资本难、加装电梯难问题。
(五)党建引领,长效管理。发挥街道、社区党建引领作用,因地制宜创新小区治理模式,建立健全小区长效管理机制,推动治理重心下移,共同维护改造成果。重新成立业主委员会,设置小区业委会党支部,通过竞标方式确定物业公司,把物业服务等级、服务内容、收费标准等列入征询意见的问题之一,利用适当收取的物业费和车位租赁费来支撑日常管理、卫生清理和垃圾清运等服务,通过社区督促、街道检查、定期通报和将小区内挖潜的商业用房租金奖励等方式,强化对物业服务企业的监管。围绕打造“品牌物业、红色物业、智慧物业”的思路,探索并建立“1+3+X”智慧物管模式,形成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实事共做的党建格局,推动社区管理服务上水平。在小区内建立视频调度大厅,社区建立政务APP,搭建居民与物业、网格长的沟通平台,居民通过手机反映问题,实现“1分钟接单,5分钟到场”,社区问题反馈及解决效能大大提升;定期召开民主协商会议和物业管理例会,出台《老旧小区标准化物业管理办法》《星级化物业创建和量化考核细则》,推行诚信评价等,破解老旧小区物业管理难题,促进物业管理整体水平提升。
蝶变的是环境,凝聚的是人心。小区的环境变美了,居民出行便捷了,配套功能完善了,文化气息浓厚了,旧片区更舒适宜居、更温暖怡人,用看得见的变化回应了群众的期盼,以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凝聚了人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