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的鲜花春风里开,闪光的珍珠大海里采,假如你要认识我,请到青年突击队里来。”11月22日~12月10日,“祖国在我心中”自然资源系统青年突击队先进事迹巡回宣讲活动走进陕西、四川、广东、福建、湖北等地自然资源系统相关单位,讲述自然资源部系统首批青年突击队在“急难险重新”任务中聚焦“两统一”核心职责,以青春之我担时代之责的生动故事。
巡回宣讲活动在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拉开序幕。
记录,青春榜样就在身边
青年的梦想,是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如果有一部时光摄影机,能跨越岁月长河记录青年突击队的变迁,那么影像之初便是20世纪50年代,北京展览馆建设工地。
站在2024年回望,“70年前,我国第一支青年突击队在北京展览馆的建设工地上诞生;70年后,首批53个自然资源系统青年突击队组建,他们的身影出现在高山、深海、湿地、边疆,通过宣讲把有想法、有闯劲、有能力的青年突击队故事讲给大家听,彰显青年勇当排头兵和生力军的担当与情怀,展现自信自强、刚健有为的青年风貌。”在宣讲团团长、自然资源部直属机关团委书记邹艳艳看来,读懂了青年突击队70年发展历程,也就读懂了“青春”这两个字的深刻含义。
宣讲的开篇,先将目光投向深邃的海洋。
深潜、深钻、深网是当今探索深海奥秘的三大手段,即深潜科学考察、国际大洋钻探和国家海底科学观测网建设。
“前不久,我跟随‘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太平洋完成了第300次下潜。今年,‘蛟龙’号四跨赤道,两越东西半球分界线,两过好望角,在大西洋海底热液区完成了首潜。面对中国载人深潜从未涉足的海域,我们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三次9天9潜、31天下潜25次的高效作业。”来自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深海重大装备运维保障青年突击队的张奕是我国首批女潜航员,她以亲身经历带着现场观众一起“潜入”深海,生动诠释“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勇攀高峰”的载人深潜精神。
“10年间,我从一名潜航员学员成长为主驾驶,‘蛟龙’号也从试验性应用迈入了业务化运行新阶段,今年‘蛟龙’号又完成了载人深潜首个国际合作航次。”张奕动情地说,“蛟龙”号的深海征途,是我国在深潜领域共谋发展、共享成果的生动实践。
一件醒目的橙黄色工装,是中国自然资源报社记者陈琛采访中国地质调查局大洋钻探船监造青年突击队时收到的礼物。她把青年突击队员称为造“梦想”的人——建造具备海域11000米钻探能力的大洋钻探船“梦想”号。
“‘梦想’号在珠江试航时,与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的通航净空高差不过3米,如何确保两个超级工程不发生‘摩擦’,是外界非常关注的热点话题。”10海里、5海里、3海里……在陈琛的讲述中,突击队员分为轮机组、电气组和驾驶组,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按照无数遍演练流程保障“梦想”号通过大桥。“采访之初,我问队员们‘梦想’号名字的由来,他们认为,这艘船是地质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的使命,是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夙愿,更是助推人类向地球深部进军的梦想。”陈琛说道。11月17日,习近平致信祝贺“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建成入列。“梦想”号海试成功并正式入列,标志着我国在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是建设海洋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
惊涛骇浪从容渡,越是艰险越向前。驶过大洋,走向极地,接棒讲述的是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的田帅。今年是我国极地考察40周年,恰逢我国第5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建成,田帅回忆了2023年跟随“雪龙2”号破冰船执行破冰引航任务时遇到的惊险故事。“当大家以为马上要踏上南极大陆时,一片望不到边际的巨大浮冰挡住了前路。距离秦岭站最后50海里,都是密集的浮冰。‘雪龙2’号能不能探出路来?建设秦岭站的物资能不能及时抵达?这些问题瞬间出现在我的脑海。”田帅至今心有余悸。
等?还是冲?关键时刻,考察队通过卫星影像、气象分析、直升机探路、无人机航拍等技术手段,测算可能的突破路径,在此基础上“雪龙2”号加足马力破冰,经过了7天7夜的连续奋战,带领运输船冲出了重冰区。田帅感慨道:“4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极地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取得了丰硕成果。我们极地青年将继承和弘扬极地工作者勇斗极寒、坚忍不拔、拼搏奉献、严谨求实、造福人类的崇高价值追求和优秀精神品质,始终心怀‘国之大者’,为建设海洋强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力量。”
“秦岭站开站一个月后,我们完成了一场近乎不可能的视频连线任务。”邬阳是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网络和视频保障青年突击队队长,今年3月,在一场北京与远在南极的“雪龙2”号视频连线中,他和队员密切协作,大显身手。
“当时,留给我们的调试时间仅有48个小时,5平方米的控制室内,9名同事不眠不休,一遍遍测试,准备就绪。但就在连线开始前,‘雪龙2’号所在的海域突降大雪,对网络信号造成严重影响。”邬阳说道,“拨号后,看到网络、音频、视频信号均正常,连线成功,我们非常振奋,大家的心血没有白费。”如今,部信息中心拥有1200平米,226套机柜的现代化数据中心。“突击队近4年保障了3000场视频会议的‘丝滑’举行,我们的信号‘永不消逝’。”邬阳对突击队未来充满信心。
广袤的南海、绚丽的珊瑚、专业的潜水……南海局南海生态中心珊瑚礁监测研究青年突击队陈程浩描述的工作场景,给人的第一印象这是一份浪漫美好的差事。“实际上,这是一项高危工作,海上气候多变,适合开展珊瑚礁潜水调查的海况有限,再加上航次时间紧、任务重,我们每人每天有时要下潜三四次,一次完整的水下作业就要60分钟。”
面对新形势下的任务与挑战,陈程浩说,“我们将一如既往做好珊瑚礁守护者,让每个热爱海洋的人都有机会邂逅美丽的珊瑚世界。”
实干笃行、敢做善成、向着“急难险重新”任务前行,是每一位青年突击队员共同的青春底色,宣讲队员的讲述也感染着现场的观众。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团委书记孙宇告诉记者:“身处西北地区,常常觉得与海洋相隔甚远,但是聆听宣讲后,一下拉近了我们之间的关系,推动海洋强国建设有了一个个可感可知、有血有肉的载体。”
讲述,青春力量彰显担当
青年的担当,是把平凡变为不凡。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青年突击队的产生,是时代的选择。时光荏苒七十载,时代各不相同,青春一脉相承。青年突击队迎难而上、奋勇争先的勇气不变,使命不怠、勇毅不辍的精神不息,正在以“青春之姿”奔赴中国式现代化。
“我所在的突击队平均年龄只有28岁,但足迹却遍及山川河流、边疆田野。讲好自然资源故事,传播好自然资源声音,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自然资源宣传教育青年突击队队员张鑫说道,“我是刚入职的‘00’后,了解队员的故事后,非常荣幸能加入这支年轻化、有闯劲儿的队伍。”
在张鑫的讲述中,队员们既能扛着几公斤的器材拍摄珠峰高程测量活动,面对高寒、缺氧的高原工作环境,他们不言放弃,尽职尽责;也能蹲在江西赣州湿软的水田中忍受红火蚁的叮咬,还苦中作乐把过敏肿包称为“红包雨”。“在地球日、土地日、海洋日、测绘法宣传日等重大主题宣传活动中,都能看到我们青年突击队的身影,助力美丽中国建设。”张鑫说。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付邦宁所在的耕地红线保护青年突击队聚焦系统推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需攻克的关键技术和重点难题,支撑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共同守护好耕地这一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
“比如,针对海南省耕地占补平衡改革任务重、时间紧的难题。我们采取定向支援方式驻扎海口,一项项攻克难题,一步步审慎推进,用实际行动展现青春担当。”付邦宁告诉记者。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国之大者”。福建南平是首批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地区之一,也是白斯如所在的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耕地与生态保护青年突击队奋战之地,“为了更好地挖掘福建南平的生态产品价值,队员们从研究员化身为联络员,积极加强沟通协调,经常一天打几十通电话。”白斯如告诉记者,经过两年努力,2023年6月,经研院与南平多方共同携手,打造了全国首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实践基地。
“突击队的足迹从山川迈向河谷,从陆地走向海洋,从政策制定延伸至地方实践。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自然资源重大基础理论问题研究,为美丽中国建设和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力量。”白斯如说。
“我们是做CSPON(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建设的,就是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让国土空间规划的可感知、能学习、善治理和自适应。”部信息中心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建设青年突击队队员陈卉介绍。2022年,“三区三线”划定和审查任务,吹响了这支青年突击队的集结号。
任务期间,队员们主动请缨,值守单位,确保数据套合比对分析无一失误。“我们很自豪能为‘三区三线’划定贡献力量,为CSPON建设发展构筑基石,有力支撑美丽中国建设。”陈卉说。
刷社交网站能找到督察线索?在国家自然资源督察成都局青年突击队的吴夏辉看来,在海量信息中寻找督察目标,是队员们的看家本领。“某网红餐饮店可以吃柴火鸡、烤全羊,还能打牌、钓鱼、荡秋千,但周围却是一片稻田,是不是涉及侵占耕地?”他将该店具体位置与当地耕地、设施农用地备案数据叠加,发现其位于耕地保护目标范围内。随后,他又电话确认该店正在营业。
吴夏辉讲述了从社交平台找到的一个违建“大棚房”线索的故事。“找问题就是要快速迅捷,在发现问题的蛛丝马迹上,先想一层、先干一步,把问题‘线头’扯出来。”吴夏辉说。
学成多面手,干活不窝工。这是自然资源青年突击队保持初心与活力的“青春密码”。“通过大家的讲述,我体会到青年人只要坚持把工作当事业干、把岗位当阵地守、把奉献当本分做,就能在自然资源事业发展之路上步履铿锵。”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职工叶颖芝深受触动。
宣讲活动走进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书写,青春华章未来可期
青年的愿景,是把“我”变为“我们”。
2022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沈飞“罗阳青年突击队”队员们的回信中强调,“把党的二十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需要各行各业青年勇挑重担、冲锋在前。”
青春与梦想相伴,愿景和使命同行,蓝图绘就的起笔是一个“点”。“在我们眼里,中国版图是由一个个小点组成的。”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现代测绘基准建设青年突击队队员徐伟航口中的“点”,就是测绘基准。“请看这张贯通三地港珠澳大桥图片,很少有人知道,建桥之处遇到的一个难题就是粤港澳三地测绘基准不统一。”徐伟航解释道,“突击队的工作就是统一测绘基准,用毫米级的测绘精度保障大桥如期通车。”
“接到任务后,突击队员们头顶40摄氏度高温奔波于粤港澳三地,大到长度、方位,小到每个桥墩的点位都一一亲手测出。”徐伟航说,“今年是国测一大队建队70年,七十载,从一个小点出发,我们的脚步遍历每一个祖国需要的地方。未来,还将继续书写更多的测绘故事。”
来自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黄河生态保护监测青年突击队的刘雪带来的故事则发生在平均海拔4200米区域。该突击队承担了新疆喀纳斯湖等24个湖泊的水资源调查工作。“首次开展的高原水域测量,面对跨度大、海拔高、地貌多样、无人区、自然环境复杂等问题。”刘雪在讲述中谈到,测绘工作虽然艰苦,但突击队也有“传帮带”的优良传统。
水资源调查对“旱鸭子”队员来说,是个不小的难题。正是在老队员的鼓励、指导下,经过安全急救培训,“旱鸭子”队员克服心理障碍,还掌握了不错的水面救援技术。“测绘新人就是这样一步步成长,队员们用奋斗的脚步丈量着大地,也用传承的接力棒守护着祖国大好河山。”刘雪说。
从戈壁荒漠到雪域高原,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局的李艳带来了一群扎根边疆的测绘青年的故事。在西北腹地的新疆喀什,在平均海拔超过4700米的西藏阿里,在祖国版图最北端的黑龙江,一批批测绘队员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扎根,为边疆建设贡献着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有的队员9年扎根边陲,将青春献给边疆脱贫攻坚;有的队员第一批报名入藏坚守到任务完成,与家人聚少离多却未有怨言;有的队员以测绘技术赋能,为黑土地做“体检”,做大国粮仓的守护者。“从‘西部测图’到‘国土三调’,从‘十二五’地理国情普查到‘十三五’基础测绘,一代代队员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将续写荣光。”李艳说。
有人数十年如一日驻守,也有人时刻准备冲锋陷阵。2020年3月30日,一场大火在四川凉山蔓延,火情刻不容缓,来自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测绘应急保障青年突击队的沈富强与队员们从西昌测区驰援现场。等待他们的是一系列难题:“火线在哪,火情蔓延到何处?哪里有易燃易爆物,哪里的群众需要疏散?”
抵达现场的突击队员利用自主研发的无人机灾情获取系统,实时将火情资料传输给指挥中心,为抢险救灾提供一手信息。“入夜后,火场附近的加油站就像定时炸弹。我们利用红外成像持续监测,结合火点分布、风向和地形等因素,最终排除该区域火灾风险。”沈富强说,“灾难来临,逆行而上;灾情面前,绝不退缩,就是我们的使命、担当。”
“这支队伍,当兵时,穿林海、越高山,为国寻金;转制后,战群山、上高原,续写荣光。”呼延钰莹这样描述自己所在的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矿产资源调查中心“找矿先锋”青年突击队,“在新疆阿尔金地区,无水、无电、无信号,施工区经常有狼群野兽出没。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突击队仅用2年时间,就实现萤石找矿新突破,提交资源量108万吨。队员们靠的是为国找矿的坚定信念。”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的重要回信精神,全力保障能源资源安全。”呼延钰莹说。
此次巡回宣讲活动,通过层层选拔、切磋竞技、展现风采,一批政治过硬、业务素质强的青年宣讲队员脱颖而出。宣讲团指导老师、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生导师霍一雯说:“宣讲团成员特色鲜明、实力突出,从不同形式、角度讲述了青年突击队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精神风貌,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生动体现。”
“每次听大家的讲述,都仿佛身临其境跟随突击队员的脚步,或踏上高原、或潜入深海。也在协助团长带队的过程中,学习了打造高效团队的经验做法,受益良多。”宣讲团副团长陶伟说。
“此次宣讲活动是青年人成长获益的土壤,希望大家能从突击队的故事中汲取成长养分。”宣讲团副团长、部直属机关团委委员朱建伟说。
“巡回宣讲行程紧凑、场地更换频繁,面对新舞台、新设备、新观众,宣讲成员都会与我沟通协调,确保宣讲顺畅,让突击队故事更好得以呈现。”宣讲团技术指导陈艳云说。
巡回宣讲团走进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三所 供图
历史的画卷,在砥砺前行中铺展;时代的乐曲,在接续奋斗里传唱。走过七十载春秋,青年突击队的旗帜从未褪色,始终高扬。随着首批自然资源系统青年突击队的组建,自然资源青年将赓续接力,与山海共赴青春,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